他在博物馆里造了另一个博物馆
来颠覆大航海历史
他拆解若干名画
让天使在杜尚的小便池里撒尿
库克船长居然成了强盗
郑和竟发现了澳大利亚
澳洲江洋大盗避难中国古代深山
飞机、潜艇造访东方精神家园
他用500平米巨作,创建一个宇宙,
然后毁掉,只为过把瘾!
30年前,他是“中国超现实主义第一人”
10年中,他的画价翻了10多倍
已故新州美术馆老馆长说:
“他的每一个动作,都在澳大利亚引起震动”
他是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荣誉博士
澳洲当代艺术博物馆,
两度为他举办大型个人回顾展
他,就是澳大利亚最具影响力的观念艺术家 - 关伟
关伟小院系列中的三幅,右一为《苦酒》(马达加斯加大使夫人收藏)
6 风格初成
恢复高考后,关伟几番报考,不是政审通不过,就是风格太过出格而未获录取。最终,他被北京师范学院美术系录取,他吃惊的发现,他之前在自我”大学“中所学的要比在学院所教的更为广泛。但手持一张文凭,生存状态会随之改变。
这一时期,关伟的作品收在《小院系列》中。从中不难看出,他注重对人的情感和精神状态的表达,但整体色调比较阴郁和压抑,杂糅着沉重的苏联写实主义和强烈的德国表现主义影响。谈起这些画,关伟说:“这种画画了两、三年,忽然一下子不再喜欢这种非常情感性的、直接抒发的方式。开始寻求用偏理性的、形而上学的和超现实的手法,来表现梦境或自己编造出来的东西。理性地表现社会寓意、人在社会中的位置、以及人的身份,于是画了一批超现实主义和形式上偏理性的画。那时候画人还有些具体,但已开始往模糊走了。”血气方刚的关伟,试图突破写实和具象的框子,尝试新的绘画语言和表达方式。1984年前后,关伟在系列作品《无题》中,把西方各种艺术流派的表达方式做了一番尝试和总结。
值得一提的是,在《小院系列》的第14号作品中,关伟在写实风格的自画像中,用醒目的红色箭头和标签标出了“人中”穴,这是符号第一次出现在关伟的画中。这批画中的《苦酒》,被马达加斯加大使夫人收藏。那是关伟的画第一次有了海外藏家。此后,关伟有意识地寻找自己的绘画语言。他对日本卡通、迪斯尼和华纳兄弟的好莱坞式样的卡通动漫的风格和叙事方式颇有研究。连环画和动漫影像的二维平面的空间感,轮廓鲜明的符号化形象,和简洁直观高度概括的表达手法,都令他深受启发。1985年的一天,关伟到北京民族文化宫参观一个藏医展。一见藏医穴位图,马上有了感觉,灵光一闪,有了自己的想法。回家后落笔成画:平面感的空间,去掉表现主义气质,去掉色彩,冷静客观的基调,人物简化、符号化,画上红点穴位。这张画一气呵成。画毕,请同道朋友们来看,都觉新奇、有趣,于是信心大增,一下子画了70多张。这批灵光一闪后呈现的面貌全新的画作就是关伟的《人和穴位》系列。
《穴位系列之》之一
关伟对这个符号是这样解释的:没头没脑没眼睛,留一穴位。每个人在强大的意识形态的统一支配下存活,表达在限定社会、限定存在下人的体验。
这小人符号经不断演化,出现在关伟日后的诸多作品里。由此,关伟找到了自己的绘画语言,走向超现实主义道路。
超现实主义是盛行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种现代西方文艺流派 ,致力于探索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及梦的经验相融合来展现人类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这个全新的风格很快有了支持者。《穴位》系列中的《请注意卫生》,很快被一位海外藏家以1000美元收藏。1986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只几十元,1美金可换8元人民币。1000美金是笔巨款,这着实让小两口兴奋了一阵。这组作品不仅给他带来相当的经济收益,日后也为他带来了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和契机,这是后话。
《穴位》
7 洋沙龙
八十年代的神州大地,国门刚刚打开,被紧固已久的人们睁大好奇的眼睛,向外面的世界张望,内心充满希望和憧憬。很多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至今依然怀念那个万物复苏的年代。当时的中国,出现了这样一批画家。他们尝试以不同于主流意识形态和审美标准的绘画方式来表现个体的感觉、情感、挣扎、反抗,以及人性的幽微。这些作品因不符合红、光、亮的红色文化模式,在彼时的中国几乎找不到公开展示的机会,只能私下挂在家里,与同道的朋友切磋。他们被称为地下艺术家,与此相对的,是大批官方艺术家。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总是开风尚之先河。当时,与驻华外国人交往,已不再是禁忌。很多文人和画家已开始与外国记者、学者,学生和使领馆人员结识交友,他们自觉地成为中国开放后最早的跨文化交流的先驱者。彼时,京城的夜生活仍然贫乏。驻京的西方学者和文化人,在百无聊赖之余,寻找乐趣充实生活。他们结交有勇气有想法的年轻人,欣赏具有个性的、自由的表达,支持和购买探索性的前卫艺术作品。而把作品卖给他们,也是年轻艺术家所求之不得的。这些西方人先是买画,后来索性在家里举行沙龙派对,把中国年轻人的作品挂出来,帮着推销。这就自然形成一些圈子,比如美国帮、澳洲帮、德国帮等。这种民间自发交流现象,被称为“洋沙龙”。
当时位于北京朝阳区的外交公寓是 “洋沙龙”的聚集地。公寓于1971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是新中国第一片独享外交待遇的,为各国驻华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各新闻机构及其它外国人办公、居住的国际化社区。公寓门前有卫兵把守,国人则需公寓房主接引方得入内。到了八十年代,国门刚刚开启,便有了下面这番景象。
傍晚时分,在外交公寓的大门前,北京的姑娘小伙三五成群,等待国际友人出来接人。而主人常需出门数次,才能接齐陆续抵达的熟悉或即将熟悉的宾客。年轻人们随主人鱼贯而入,在主人家中或站或坐,喝酒、聊天、看画、赏乐,见识平素见不到的洋杂志、洋书刊和洋画报。他们或侃侃而谈,或默默倾听,有分享,有争论,但不会白热化。话题往往随意而广泛,气氛却总是宽松而热烈。每每兴之所至,甚至深夜方散,却仍觉意犹未尽。这就是八十年代活跃在京城的“洋沙龙”素常的基调。
古有兰亭会汇集一方文人雅士,今有洋沙龙聚拢东西文化行者。这些自然形成的流水聚会,两者都自然生发,无意开风尚之先,可前者在中华文坛留下一段千古佳话,后者却在无形中造就了一个个封闭已久的古老国度通往墙外世界的小小窗口。异域海风由此自然涌入,并悄然吹向京城的短巷长街。这风注定会越来越遒劲,进而吹遍庞大帝国的苍茫大地,并催生一个全新时代。而彼时,那些近水楼台的文艺青年,成了最早品尝梨子滋味的人,他们急切地透过新近发现的窗口,一览异域文化的别样风景。时任澳大利亚使馆任文化参赞的澳大利亚著名学者作家的周思,那时是澳洲帮的中坚。他在洋沙龙非常活跃,把诸多的国外杂志、画册介绍给年轻艺术家,让他们大开眼界。澳大利亚著名汉学家白杰明在《九十年代》月刊中曾发表《北京的洋沙龙》一文,其中有这样的描述:“洋沙龙同古今中外的文化沙龙有个共性:一群自命不凡的、以文人骚客为骨干的活宝。群而聚之,进行交际。他们似乎都有点“当今英雄人物非咱们莫属”的信念。”“北京的洋沙龙历史并不长久,细算的话也还不到十个年头。
在文革结束后,防止中国人和外国人接触的清规戒律逐渐被另一套伸缩性很强的紧箍咒所代替。中外人士可以有限度地非正式接触。早期的沙龙自发地形成了。渴求同本地人结识的常住北京的外国人(有记者、外交官和学者)在一九七八、七九年前后,终于有机会遇上和他们有一定程度的共同语言的中国人。那些人里面有社会活动分子、画家、作家(主要是诗人)和希望趁机练习外文的闲散人员。这就形成了北京第一代的洋沙龙。”“在北京,洋沙龙的参与者人数很有限,但却有一种与这微小的数字不大相称的影响。这是官方许可和支配之外的国际文化交流;有些人的作品和名声通过洋沙龙出口,倘若在外国成了名,说不定还能“出口转内销”,在当道者眼里成为可以争取和团结的对象。”关伟作为活跃的地下艺术家和最早参与民间文化交流现行者之一,见证和参与了这段令人怀念的历史。正如前文所述,他自己的作品也“出口”了。
他回忆说:“这些老外也买我们这些当代艺术家的作品。那时很便宜,一、二百美元就是地主老财了。我的第一张画被马达加斯加的大使夫人800元外汇券买下。当时乐坏了。”关伟也谈到洋沙龙的兴起,他说 “后来我读了很多历史书。最早传教士进中国的时候,也与中国人发生各种关系。好像他们有个传统,会把西方文化带进来。比如明史中,利玛窦和徐光启等大臣交朋友,然后以西方的天文、地理,等各种新思想影响这些大臣,大臣慢慢影响皇上,然后再影响下边的人。基督教传教士到中国来开发民智,传播福音,其实也是这么一个类似的过程。”
“这种交流因文革而中断多年,到80年代,又兴起了。我们接触洋沙龙的时候,西方人还有这种观念,扶持支持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这里面并没有用阶级斗争的眼光去找的所谓动机,他们不是有组织的,就是因喜欢而自然生发的行为。后来,他们给好多人介绍国外关系,创造诗会、笔会、讲学等等等机会,让不少人陆陆续续走出国门。这包括最早的朦胧派诗人杨炼,顾城等。”
这蓬勃之风催生出许多画派。关伟说:“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人把80年代中期到90年前的这一段时期,称为公寓艺术时期。这段时间,国外的各流派的画展,书籍大量涌进。而对不同风格的最早尝试者,自然形成了不同的地下画派。”
这些画派各有追求与个性。关伟总结说 “星星画派”大多画和Z治有关的题材;“无名画会”以相当个人化的写生风景而自称一派;我们这帮人没画会名称,是所谓的“逍遥派”,但和“星星画会”、“无名画会”的一些人是朋友,也经常在一起切磋艺术。那时的画都很压抑,社会非常封闭,人受到意识形态压制,所以大多带有强烈的表现主义色彩。那时看到老太太的皱纹,就想把生活的苦难表现出来。”8 定位
这个时期,地下艺术家们发现自己正面对一个如此繁复斑斓的世界。正在此时,关伟和他的朋友们提出一个问题:自己该画什么,又该怎样画。他们从文化的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做出理性的分析和判断。
横向,可从展览画册中看到国外各个流派,来了解世界艺术潮流。比如墨西哥的壁画、美国的抽象绘画、德国表现主义、欧洲的流派和展览等。纵向,要了解中国古代的艺术发展脉络。如秦砖汉瓦、唐代壁画、宋画等。
要从这纵横交汇点来确定自己的艺术定位。据此,关伟和朋友们得出结论:身在北京,要表现当时北京的存在和状态。在此基础上寻找自己的风格。
现在看来,这为他以后的发现找到了方向,正是这份清醒和远见,让他走进了暗藏的机缘,踏上了通往成功的大道。
-- 本文待续 --
0
推荐